肌酐值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调整饮食、透析治疗以及手术处理等方法改善。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
1、控制原发病
若肌酐升高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需积极调控血压、血糖。例如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变化。
2、药物治疗
存在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抗炎;水肿患者可服用呋塞米片利尿。需注意药物肾毒性,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3、调整饮食
采用低蛋白饮食(每日0.6-0.8g/kg),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3g),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
4、透析治疗
当肌酐持续高于707μmol/L或出现尿毒症症状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通过人工肾替代方式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每周需治疗2-3次。
5、手术处理
因尿路结石、肿瘤等梗阻性疾病引起的肌酐异常,需通过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解除梗阻,恢复尿液引流畅通。
日常需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常规,注意观察尿量变化。避免自行服用肾毒性药物或保健品,合并水肿者需记录每日出入水量。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作息,出现恶心、少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