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检测结果异常可能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等原因有关,通常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日常调理、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透析治疗或手术解除梗阻等方法。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干预。
1、日常调理
若肌酐轻度升高且无明确病理性因素,可进行饮食调整,例如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每日摄入量建议在0.6~0.8g/kg体重,同时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脱水等可能加重肾损伤的行为。
2、控制原发病
若肌酐异常由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引起,需严格管理血糖及血压。例如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或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从根源上延缓肾功能恶化。
3、药物治疗
急性肾损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中成药辅助改善肾功能,慢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联合服用碳酸镧咀嚼片、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调节钙磷代谢。需注意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
4、透析治疗
当肌酐持续升高且伴随严重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症状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每周需2~3次,通过人工肾设备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
5、手术解除梗阻
因肾结石、肿瘤压迫等导致的尿路梗阻性肾病,需通过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外科手段解除梗阻。术后需定期复查肌酐水平,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
出现肌酐检测异常时,建议3天内复查肾功能并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若数值持续上升或伴少尿、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到肾内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每日尿量及血压变化,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用药前需告知医生当前肾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