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免疫抑制、代谢紊乱、消化系统反应、骨质疏松以及皮肤问题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免疫抑制
激素药物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例如长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淋巴细胞活性,使患者易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伤口愈合延迟等现象。结核病史者用药期间需加强防护。
2、代谢紊乱
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血糖升高、水钠潴留和脂肪重新分布。患者可能出现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库欣综合征样改变,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
3、消化系统反应
激素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胃黏膜修复能力。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胃痛、反酸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诱发消化道溃疡,常需配合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
4、骨质疏松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加速钙质流失,导致骨密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较常人增高2-3倍,建议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并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
5、皮肤问题
激素可能引起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紫纹或瘀斑。局部长期使用曲安奈德等外用药膏还可能诱发毛囊炎、痤疮等皮肤继发感染。
使用激素类药物应严格遵循剂量调整原则,不得擅自增减药量。用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出现视力模糊、持续性头痛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减少高盐高糖饮食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