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方式进行预防。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定期体检,出现先兆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处理,以降低发病风险。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胰岛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建议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
2、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深海鱼类。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需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量不宜超过25克。
3、合理用药
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合并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稳定斑块。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凝血功能等检查。若出现突发性肢体麻木、言语含糊、单侧视力下降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应立即前往急诊科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必要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