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期疲劳如何治疗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长期疲劳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治疗原发病、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以及中医调理等。若长期疲劳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调整生活方式

长期疲劳可能与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有关。建议每日保持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午间可适当休息20-30分钟。饮食需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有助于改善体能。

2、治疗原发病

贫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炎等需针对基础病治疗,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

3、药物治疗

营养缺乏引起的疲劳可补充维生素B12片、维生素D滴剂等。抑郁相关疲劳需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

4、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调整负面思维模式,正念减压训练每周2-3次能改善心理性疲劳。严重焦虑患者建议进行每周1次的心理咨询,持续8-12周效果较显著。

5、中医调理

气血两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肝郁脾虚者适用逍遥散。配合每周2-3次的针灸治疗,常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需由执业中医师操作。耳穴压豆可选择心、脾、肾等反射区。

出现持续四周以上的疲劳且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时,需尽早就医排查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病因。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特别是抗抑郁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治疗期间建议每4-6周复查肝肾功能。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疲劳状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