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改善肝功能异常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功能异常的中医改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调养、情志调节以及运动保健等,需根据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以下为具体方法: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功能异常多与肝郁、湿热、血瘀等有关。例如肝郁气滞者可选用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气;湿热蕴结者常用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血瘀阻络者可用丹参、川芎活血化瘀。临床常用方剂包括茵陈蒿汤、逍遥散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太冲、肝俞、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肝胆经气。每周治疗2-3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可改善肝区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显示针灸能调节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修复。

3、饮食调养

根据体质选择枸杞、菊花、山药等药食同源食材。湿热体质宜用薏苡仁、赤小豆煮粥;气滞者可用玫瑰花、陈皮泡茶。避免辛辣油腻,每日保证绿叶蔬菜摄入,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4、情志调节

采用五音疗法中的角调音乐(对应肝经)进行调理,每日聆听30分钟。配合冥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尤其注重夜间11点至凌晨3点肝经当令时段的睡眠质量。

5、运动保健

推荐每日练习疏肝理气操,包含扩胸展臂、侧腰拉伸等动作。每周进行3次太极拳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40分钟,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以内为宜。

需注意,肝功能指标异常者应及时查明病因,中医调理需配合现代医学检查。重度肝损伤或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在传染病专科指导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自行服用中药导致病情延误。日常需严格禁酒,定期监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