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肾病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患者预防肾病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血压及保护肾功能,主要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压、调整饮食习惯、定期监测肾功能、积极管理合并症以及长期规律随访。

1、严格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肾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等,将血压稳定在小于130/80mmHg。尤其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除降压外还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功能恶化。

2、调整饮食习惯

每日钠盐摄入量需限制在5g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但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饮酒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3、定期监测肾功能

每3-6个月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血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若出现尿蛋白阳性或eGFR小于60ml/min/1.73m²,需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使用肾脏保护药物。

4、积极管理合并症

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使用列净类降糖药可同时改善心肾结局。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将血尿酸维持在360μmol/L以下,避免尿酸结晶沉积损伤肾小管。

5、长期规律随访

每1-3个月复查血压控制情况,每年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避免自行停用降压药,若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浮肿或血肌酐升高超过30%,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调整治疗策略。

高血压肾病的预防需贯穿疾病全程,患者应建立血压监测记录本,包括晨起、睡前血压及用药情况。冬季注意保暖以防血压波动,夏季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通过医患共同决策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可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