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视网膜病变以及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多器官和系统的慢性损伤。
1、心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会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当心脏负荷过重时,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表现为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2、脑血管疾病
血压急剧升高可能造成脑动脉破裂出血,形成脑出血。慢性高血压还易导致脑动脉硬化,诱发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3、肾功能损害
肾小球动脉长期高压会引起肾小球硬化,导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慢性肾衰竭表现,最终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4、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见火焰状出血、棉絮斑等特征性改变,严重时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5、主动脉夹层
血压剧烈波动可能使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血肿。患者会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主动脉破裂,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范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每年进行心电图、肾功能、眼底检查等系统评估,出现头晕、胸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