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宫缩时如何自我监测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宫缩时的自我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记录宫缩频率、观察持续时间、评估强度、辨别真假宫缩以及借助工具辅助监测等。正确监测有助于判断是否进入产程,避免延误就医时机。

1、记录宫缩频率

从一次宫缩开始到下一次宫缩开始的时间间隔即为频率。初期间隔可能为20-30分钟,随着产程进展会逐渐缩短至5-6分钟。建议使用手机计时功能准确记录,规律性宫缩(每10分钟内2-3次)通常提示临产。

2、观察持续时间

真宫缩持续时间会从最初的20-30秒逐渐延长至50-60秒。可用秒表功能测量从腹部发紧到完全放松的时间,若单次宫缩超过60秒需警惕子宫过度刺激。

3、评估强度变化

通过疼痛程度和腹部触感判断。初期可能仅有紧绷感,后期会出现明显腰背酸痛或下腹坠痛。可用手掌平放子宫部位,宫缩时子宫硬度如额头属于中等强度,若硬如鼻尖则强度较弱。

4、辨别真假宫缩

真宫缩具有渐进性(频率、强度、持续时间逐步增加)、体位不变性(走动后不缓解)和宫颈变化三大特征。假性宫缩多呈不规则间隔,改变体位或休息后可缓解,不伴有宫颈扩张。

5、使用辅助工具监测

可下载专业宫缩计时APP自动生成曲线图,部分智能胎心仪配备宫缩压力传感功能。纸质记录表需包含宫缩开始时间、持续秒数、强度分级(轻度/中度/重度)三要素。

监测过程中若出现宫缩间隔≤5分钟持续1小时、破水、阴道出血或胎动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初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可待产,经产妇宫缩达10分钟3次时建议入院。自行监测期间需保持左侧卧位,及时排空膀胱,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判断准确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