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137μmol/L偏高是否可以通过中医治疗,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部分情况下中医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若存在急性肾损伤等严重情况则需及时采取西医治疗。
1、慢性肾病早期
肌酐轻度升高可能由慢性肾病早期引起,此时中医可通过辨证施治使用黄芪、丹参等中药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蛋白尿等症状。但需配合低盐低蛋白饮食,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变化。
2、药物性肾损伤
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肾毒性药物导致肌酐升高,中医采用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物可辅助促进代谢产物排出。但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需结合血液净化治疗。
3、急性肾损伤
当肌酐进行性升高伴少尿、水肿时,提示可能存在急性肾衰竭,此时需立即进行血液透析等西医治疗。单纯中医治疗可能延误病情,建议住院接受综合救治。
建议患者完善尿常规、肾脏B超、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明确肌酐升高的具体原因。中医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肾功能,若肌酐持续上升或出现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