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急性肠胃炎如何缓解呕吐?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肠胃炎患者出现呕吐时,可通过暂时禁食、少量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调整饮食或及时就医。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选择。

1、暂时禁食

呕吐急性发作期间应暂停进食,避免食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一般建议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再逐渐恢复饮食,防止胃肠功能进一步紊乱。

2、少量补液

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饮用10~20ml,间隔5~10分钟重复补充。若伴有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调节电解质。

3、药物治疗

频繁呕吐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需根据病原菌类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也可辅助缓解症状。

4、调整饮食

呕吐缓解后应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稀粥、面条。避免摄入乳制品、高脂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5、及时就医

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出现无法进食、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脱水表现,或呕血、剧烈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静脉补液、止吐针剂等方式进行治疗,严重者需住院观察。

急性肠胃炎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强效止吐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口腔清洁。若呕吐物带血或伴有高热,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或严重感染,须急诊处理。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胃肠炎。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