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慢性肾脏病既是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也是其重要并发症,两者可形成恶性循环。
1、高血压导致肾脏损伤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当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时,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加速肾功能恶化,这种损伤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尤为显著。
2、肾脏疾病引发血压升高
肾脏通过调节水钠平衡和分泌肾素维持血压。当肾功能受损时,钠排泄障碍导致水钠潴留,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促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据统计,约85%的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患者会出现高血压。
3、相互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血压升高加剧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促进肾小球硬化进展;而肾功能恶化又会进一步升高血压。这种相互作用可使患者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增加2-4ml/min/1.73m²,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至少每3个月监测血压,将目标血压控制在小于130/80mmHg(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小于5g),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但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