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胃炎如何改善生活习惯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胃炎的改善需要从生活习惯入手,通常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戒烟戒酒、管理情绪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具体改善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并长期坚持。

1、调整饮食结构

慢性胃炎患者需避免食用辛辣、过烫、过凉或高脂肪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等,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胃酸过度分泌。

2、规律作息

保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以免加重夜间胃酸分泌。进食时细嚼慢咽,可降低胃部消化负担。

3、戒烟戒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加重胃黏膜炎症,甚至诱发胃溃疡,因此需严格戒除。

4、管理情绪

精神压力过大会通过神经反射影响胃肠功能,建议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5、定期复查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胃镜或幽门螺杆菌检测,观察黏膜恢复情况。若出现腹痛加重、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需注意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的关系,逐步建立个性化的健康习惯,同时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定期门诊随访评估恢复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