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日常护理需注重环境管理、氧疗规范及呼吸功能锻炼等多方面。具体护理要点包括保持环境清洁、合理氧疗、呼吸训练、饮食管理以及病情监测等,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1、保持环境清洁
慢阻肺患者对空气质量较为敏感,需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50%,可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呼吸道。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及地毯,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同时避免接触油烟、香烟烟雾等刺激性气体。
2、合理氧疗
长期低流量氧疗可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建议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清洗湿化瓶、更换鼻导管,防止细菌滋生。外出活动时可携带便携式氧气瓶,但需避免在高浓度吸氧时进食,防止误吸。
3、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能增强膈肌力量,建议每日练习2-3次,每次10分钟。具体方法为用鼻缓慢吸气后缩唇如吹口哨状呼气,呼气时间应为吸气时间的2-3倍。可结合呼吸训练器进行阻力训练,逐步提升肺活量,但训练强度需根据个体耐受度调整。
4、饮食管理
采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方案,如鸡蛋羹、鱼肉粥等,每日分5-6餐少量多食。适当增加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进餐时保持坐位,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避免平卧引发胃食管反流。
5、病情监测
每日记录呼吸困难程度、痰液性状及血氧饱和度数值,可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呼气峰值流量变化。若出现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单日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超过3次,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慢阻肺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肺功能及胸部CT,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家属应学习正确拍背排痰手法,协助患者取侧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冬季注意保暖,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有助于降低急性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