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及时干预。
1、吸烟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和肺泡结构,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肺弹性下降。长期吸烟者气道黏液分泌增多,纤毛运动减弱,痰液难以排出,进一步加重气流受限。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吸入剂、布地奈德气雾剂、氨溴索口服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环境中,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并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污染颗粒沉积在终末细支气管内,可加速肺功能下降。建议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居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必要时配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进行抗炎治疗。
3、职业粉尘
从事采矿、纺织、化工等职业的人群,长期接触硅尘、棉尘或化学刺激物,易引发职业性肺病并发展为慢阻肺。此类患者需加强职业防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遵医嘱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多索茶碱片及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控制病情。
慢阻肺患者应尽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若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通过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评估病情进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