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面瘫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穴位敷贴及拔罐等,需根据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1、针灸

针灸是面瘫的常用治疗手段,常选取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急性期可采用浅刺、轻刺激手法,恢复期可配合电针增强疗效,通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疗程约2-4周。

2、中药

内服以祛风通络为原则,风寒型常用牵正散加减,风热型多用银翘散配合活血药物。外治可用中药熏蒸或热敷,如桂枝、防风等药材煎煮后局部热敷。需根据舌脉变化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3、推拿

采用点按法、揉法作用于患侧面部,重点按摩翳风、颧髎等穴位,配合颈部风池穴松解。手法宜轻柔渗透,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肌肉僵硬,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4、穴位敷贴

将白附子、全蝎等中药研末调糊,外敷于下关、太阳等穴位,借助药物透皮吸收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过敏需立即停用。

5、拔罐

在患侧阳白、颧髎等部位行闪罐或留罐,通过负压效应改善局部循环。急性水肿期慎用,避免加重组织肿胀,多用于恢复期配合其他疗法。

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忌食生冷辛辣。建议急性期72小时内结合西医检查排除中枢性面瘫,治疗2个月未见改善者需评估神经损伤程度。自行使用中药方剂可能延误病情,具体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