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常见误区主要包括过度依赖红枣红糖补铁、单纯补铁忽视病因以及贫血好转后自行停药。这些误区可能影响治疗效果,需引起重视。
1、过度依赖红枣红糖补铁
红枣和红糖虽然含有少量铁元素,但每100克红枣仅含2-3毫克非血红素铁,且吸收率不足5%。红糖中95%以上成分为蔗糖,铁含量更低。相比之下,动物肝脏、红肉等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15-35%。建议优先选择鸭血、牛肉等高铁食物,并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2、单纯补铁忽视病因
约30%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潜在病因。若未查明并治疗原发病,即使短期补铁提升血红蛋白,仍会因持续失血再次贫血。临床建议在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药物的同时,需进行胃肠镜、妇科超声等检查排查病因。
3、贫血好转后自行停药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体内储存铁仍需6-8周才能补足。过早停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可能导致3-6个月内复发。规范治疗应持续至血清铁蛋白>50μg/L且转铁蛋白饱和度>20%,通常需要3-6个月疗程。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每周摄入动物性食物500克以上,服用铁剂期间避免浓茶、咖啡影响吸收。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治疗期间出现黑便、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药物选择需遵医嘱,儿童可选用口感较好的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孕妇宜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螯合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