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体重管理、定期产检以及心理调节。孕期女性需从多方面进行健康管理,以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1、饮食调整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多食用富含钾离子的香蕉、菠菜及高钙的乳制品。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建议采用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食品。
2、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5次以上低强度有氧运动,如餐后30分钟散步、孕妇瑜伽或水中体操,每次持续20-40分钟。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不超过130次/分钟,避免跳跃、仰卧起坐等腹部受压动作。出现宫缩或阴道流血时应立即停止。
3、体重管理
孕前BMI超重者(≥24kg/m²)应将孕期增重控制在7-11kg,正常体重者增重范围建议11-16kg。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不宜超过0.5kg,可通过饮食日记和体脂秤进行监控。
4、定期产检
妊娠20周后每2-4周测量血压、尿常规,重点关注晨起血压是否超过140/90mmHg。对于有家族史或高龄孕妇,建议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抗心磷脂抗体筛查。孕24-28周需完成糖耐量试验,及时干预妊娠糖尿病。
5、心理调节
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训练等缓解焦虑情绪,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分娩知识,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压力过大时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避免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影响血管功能。
孕妇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上腹部疼痛等先兆子痫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在孕早期建立围产期保健档案,由产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必要时可补充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