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湿疹如何使用冷敷缓解

陈志雄 医疗美容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湿疹患者使用冷敷缓解症状时,需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效改善瘙痒和红肿。通常可采取冷敷方式、温度控制、时间控制、避免刺激以及结合保湿等方式进行冷敷治疗。

1、冷敷方式

建议用4层纱布或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或将毛巾浸于4-10℃冷水中拧至半干后敷于患处。若使用冰块,需在外层包裹棉布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范围需覆盖湿疹皮损区域,但需避开破溃、渗液部位。

2、温度控制

水温或冰袋温度建议维持在4-10℃区间,可提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低可能造成局部血管过度收缩,反而影响皮肤屏障修复;温度过高则无法有效抑制组胺释放,达不到止痒效果。夏季可将冷藏的生理盐水用于冷敷,既能降温又具有清洁作用。

3、时间控制

单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日进行2-3次。皮肤出现苍白或麻木感应立即停止,两次冷敷间隔至少1小时。急性发作期可适当增加频次,但需观察皮肤反应,避免持续低温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

4、避免刺激

冷敷过程中禁止用力揉搓皮肤,敷完后用棉柔巾轻轻按压吸干水分。切忌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湿巾进行冷敷,这些成分可能通过冷敷造成的短暂角质层疏松状态加重皮肤刺激。

5、结合保湿

冷敷结束后3分钟内需立即涂抹保湿霜,建议选择含神经酰胺、尿素或凡士林成分的保湿剂。此时皮肤温度较低、血管收缩,更有利于保湿成分渗透,同时能形成保护膜减少经皮水分丢失。

进行冷敷治疗期间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若冷敷后出现皮肤颜色异常改变或瘙痒加重,应及时停用并就诊。对于存在大量渗液或继发感染的湿疹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进行治疗,不可单纯依赖冷敷。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