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在定义、症状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应性皮炎是湿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更明确的遗传倾向和伴随症状,而湿疹涵盖范围更广且病因多样。
1、定义范围
湿疹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炎症。特应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湿疹,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常伴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个人或家族史。
2、症状表现
湿疹的皮损形态相对单一,急性期以红斑、水疱为主,慢性期可出现苔藓样变。特应性皮炎除典型湿疹样皮疹外,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鱼鳞病样改变,且好发于肘窝、腘窝等皮肤皱褶部位。
3、发病机制
特应性皮炎患者存在明确的皮肤屏障功能缺陷,FLG基因突变导致丝聚蛋白合成减少。湿疹的发病多与外界刺激物直接相关,如化学物质、过敏原等诱发的皮肤炎症反应。
4、诊断标准
特应性皮炎需符合Williams诊断标准,包括瘙痒症状、典型皮损形态及分布特点,同时需检测血清IgE水平升高。普通湿疹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无需特定实验室指标支持。
5、治疗原则
特应性皮炎需长期阶梯治疗,除常规外用激素外,需配合润肤剂修复屏障,中重度患者需使用生物制剂。湿疹治疗以去除诱因为主,短期应用抗组胺药物和外用制剂即可控制症状。
若皮肤出现反复红斑、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过敏原筛查等检查。临床医生会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做好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