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病患者如何用中医减轻疼痛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病患者通过中医方法减轻疼痛,通常可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艾灸以及饮食调理等方式。具体需结合个人体质和病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1、中药治疗

中医会根据胃痛的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剂。例如脾胃虚寒者可选用黄芪建中汤,肝胃气滞者可应用柴胡疏肝散。这些方剂通过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等机制缓解胃部不适,需经医师辨证后开具。

2、针灸

选取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痉挛性疼痛。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促进胃肠蠕动调节,对慢性胃炎引起的隐痛效果显著,通常每周治疗2-3次。

3、推拿

采用摩腹法配合背俞穴点按,以掌根顺时针按摩胃脘部,配合脾俞、胃俞穴位按压。手法需轻柔渗透,每次15-20分钟,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饭后胀痛。

4、艾灸

对于寒性胃痛,可在中脘、神阙等穴位施行隔姜灸,每次灸3-5壮。艾草的热力渗透能温煦脾胃,改善虚寒型胃痛,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5、饮食调理

遵循"五谷为养"原则,选择小米粥、山药羹等温软食物,佐以生姜、陈皮等药食同源食材。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定时定量进食。

患者出现持续疼痛或伴随呕血、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艾灸和推拿后注意腹部保暖。建议在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接受系统治疗,切勿自行滥用中草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