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引起盆腔炎、早产、增加性传播疾病风险、尿路感染以及术后感染风险升高等并发症。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对生殖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1、盆腔炎
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引起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症。病原体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等部位,出现下腹疼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输卵管粘连,增加不孕或宫外孕风险。
2、早产
孕妇患细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内菌群失衡产生的炎症因子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膜早破或早产。研究显示,患病孕妇的早产率较健康孕妇显著升高。
3、性传播疾病易感性增加
阴道微生态破坏会削弱局部黏膜屏障功能,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淋病、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的风险。炎症状态还会促进病毒复制和传播效率。
4、尿路感染
阴道与尿道解剖位置邻近,致病菌可能扩散至尿道引发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反复感染可能发展为肾盂肾炎,出现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5、术后感染风险
接受宫腔操作、人工流产或子宫切除等妇科手术时,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盆腔脓肿等并发症的概率较常人更高。
建议确诊后及时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等药物治疗,避免自行冲洗阴道。妊娠期患者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定期复查阴道微生态指标。日常注意外阴清洁干燥,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