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通常需通过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松牙固定及修复治疗等方法改善。日常护理对控制病情进展也较为重要,建议患者尽早就诊并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
1、基础治疗
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是基础治疗的核心步骤,可清除牙菌斑及牙结石。根面平整术能去除感染的牙骨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牙齿松动程度。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反复。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口服甲硝唑片、多西环素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等缓释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牙周袋。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能减少口腔细菌数量。
3、手术治疗
中重度患者需行翻瓣术暴露根面进行彻底清创,骨缺损者可实施引导组织再生术。对于存在牙龈萎缩的病例,可选择膜龈手术覆盖暴露的牙根面。
4、松牙固定
采用纤维带或树脂夹板将松动牙与邻牙固定,可分散咬合力。固定时间需维持4-6周,期间避免咀嚼硬物,定期检查固定装置稳固性。
5、修复治疗
无法保留的Ⅲ度松动牙需拔除后行活动义齿修复。条件允许时种植修复是理想选择,但需在牙周炎症完全控制后进行,避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
日常应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配合牙线、冲牙器清除邻面菌斑。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和维护治疗,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牙槽骨状况。出现牙龈出血、牙齿移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