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导致牙齿疼痛时,通常需通过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此外,物理治疗和日常护理也有助于改善病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1、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是牙周炎的首选方法,包括龈上洁治术(洗牙)和龈下刮治术,可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物,减轻牙龈红肿和疼痛。若存在咬合创伤,还需调整咬合关系。该治疗能有效控制炎症,防止病情进展。
2、药物治疗
对于感染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牙龈肿痛严重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炎,或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3、手术治疗
深牙周袋或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接受牙龈翻瓣术、植骨术等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并修复缺损。松动牙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无法保留的患牙则需拔除。
4、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手段可辅助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常与基础治疗联合使用。
5、日常护理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冲牙器清理邻面。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牙周状况。
出现牙周炎相关症状时,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需注意抗生素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具体用药方案应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