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疫苗接种时间表通常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等,需根据月龄按时接种。以下是具体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1、卡介苗
卡介苗一般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接种部位常出现红肿、化脓等局部反应,通常2~3个月后自行结痂,无需特殊处理。若婴儿早产或存在免疫缺陷,需暂缓接种。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共需接种3剂,分别在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和6月龄注射。该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部分婴儿可能出现低热或接种部位硬结,通常1~2天缓解,持续发热需就医。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该疫苗从2月龄开始接种,需口服或注射4剂,分别在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完成。前3剂为基础免疫,可预防小儿麻痹症。口服后半小时内避免喂奶,以防呕吐影响药效。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共需接种4剂,分别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注射。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体温超过38.5℃需就医。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通常在8月龄接种第一剂,18~24月龄加强第二剂。少数婴儿接种后6~12天可能出现轻微皮疹或发热,通常2~3天自行消退,伴有高热或惊厥需及时就诊。
家长应保存好预防接种证,按预约时间携带婴儿接种。若遇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需暂缓接种并及时告知医生。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洗澡,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不同地区疫苗种类可能略有差异,具体以当地疾控中心安排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