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窒息时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需根据其年龄和意识状态调整操作,主要包括判断情况、背部拍击、胸部按压、重复操作和及时送医等步骤。具体操作需谨慎,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1、判断情况
首先确认婴儿是否因异物阻塞导致窒息。若婴儿无法咳嗽、哭闹或呼吸,且面色发绀,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同时观察口腔内是否有可见异物,但避免盲目用手指掏取,以免将异物推入更深。
2、背部拍击
将婴儿面部朝下俯卧于前臂,用手托住其下颌和胸部,保持头低臀高位。用另一手掌根部在婴儿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5次,拍击力度需足够产生震动感,但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脊柱损伤。该操作可利用重力与冲击力促使异物排出。
3、胸部按压
若拍背无效,需转为胸部推压法。将婴儿翻转仰卧于大腿上,保持头低体位。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快速按压5次,按压深度约为胸廓的1/3,频率为每秒1次。此方法通过增加胸腔内压促使异物移动。
4、重复操作
若异物仍未排出,需交替进行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按压,持续循环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有效呼吸。操作过程中需始终维持气道开放体位,并注意婴儿面色、呼吸变化,若出现意识丧失需立即停止并开始心肺复苏。
5、及时送医
即使异物成功排出且婴儿恢复自主呼吸,仍需送往医院检查是否存在气道损伤或残留异物。急救过程中若婴儿失去反应,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婴儿心肺复苏术,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操作时需保持冷静,确保婴儿体位正确。家长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提前练习急救手法,定期参加婴幼儿急救培训课程。需注意该方法仅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且不可用于非异物阻塞的窒息情况。完成急救后需密切观察婴儿48小时,留意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迟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