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期间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降温处理、皮肤护理、饮食调理以及隔离观察等,需根据患儿症状进行针对性干预。若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降温处理
患儿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体温未达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拭。注意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37℃温水擦洗皮疹部位,选择纯棉透气衣物。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挠,若出现皮肤破损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出现渗液需使用医用碘伏消毒。
3、饮食调理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给予米汤、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每日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保证每日排尿6-8次,尿色呈淡黄为正常。
4、隔离观察
发病期间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餐具、玩具需每日消毒。密切观察疹子形态变化,若出现疹子发紫、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频繁呕吐或惊厥,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
护理期间需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患儿退疹后可能出现短暂腹泻,可继续母乳喂养并补充锌制剂。注意所有药物的使用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皮疹消退后建议复查血常规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