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月经不调如何进行中医调理?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理、情绪调节以及运动调理等,需根据具体证型制定方案。

1、中药调理

针对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四物汤补血调经,肝郁气滞者常用逍遥散疏肝解郁,脾肾阳虚者适用归脾汤温补脾肾。临床需通过脉象、舌诊辨别虚实寒热,由医师辨证开具个性化处方,通常以15-30天为疗程。

2、针灸推拿

选取三阴交、血海、关元等穴位进行毫针刺激,配合艾灸神阙、气海等穴位温经散寒。推拿手法着重点按肝俞、脾俞等背俞穴,配合腹部摩法改善胞宫气血循环,每周治疗2-3次为宜。

3、饮食调理

日常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益母草煮鸡蛋等药膳,经后期建议服用阿胶糕等滋阴养血之品。避免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减少咖啡、酒精摄入,保持每日红枣5-7颗、枸杞15g的养生茶饮。

4、情绪调节

运用五行音乐疗法配合冥想练习,推荐每日晨间练习呼吸吐纳功。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23点前入睡,通过香薰疗法(如玫瑰精油扩香)舒缓紧张情绪。

5、运动调理

建议练习改良版八段锦,着重加强「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配合瑜伽蝴蝶式拉伸。每周进行3-4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步态快走,心率维持在110-130次/分钟为佳。

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基础体温曲线和月经周期表,治疗期间需记录经量、经色及伴随症状变化。特别注意避免经期过度进补或擅自服用活血药材,若出现经期延长超过10天或经量突然增多,应立即停用当前方案并就诊。调理过程中需配合医师进行阶段性体质评估,通常3个月经周期为观察疗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