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患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针对性方案。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性生活。建议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新鲜果蔬等,增强免疫力。同时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常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需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伴有严重疼痛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反复发作或慢性患者可能需要结合雌孕激素周期疗法。
3、物理治疗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采用下腹部短波、超短波等热疗方法,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皮肤,通常每周进行2-3次。
4、中医治疗
在规范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可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汤剂,或通过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改善症状。中药使用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不可自行服用。
5、手术治疗
宫腔积脓患者需行脓液引流术,术后放置引流管。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者,需通过宫腔镜进行病灶切除。极少数形成盆腔脓肿的危重病例,可能需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急性期应禁止性生活,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超声和血常规,观察子宫内膜修复情况。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腹痛加剧,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