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对月经产生一定影响。该疾病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反应可能干扰正常的内膜脱落和修复过程,进而导致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改变。常见的月经异常表现包括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以及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
子宫内膜炎影响月经的主要机制涉及多个方面。炎症刺激会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内膜脱落时可能出现创面修复延迟,这种情况下经期可能延长至7天以上,部分患者经血量较平时增加30%-50%。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可能通过细胞因子途径干扰卵巢激素受体功能,造成孕激素分泌不足,引发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或延长至40天以上。严重病例中,宫腔粘连发生率可达15%-20%,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经量锐减甚至闭经。
当出现月经周期改变超过7天、经期持续超过10天或经量突然增加50%以上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确诊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需要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期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4天。治疗期间应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营养摄入,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60克,有助于促进内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