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但并非绝对遗传性疾病。父母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子女患病风险可能有所增加,但具体是否发病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1、遗传因素
家族中存在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基因易感性。部分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基因异常,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但这类遗传倾向通常需要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会显现。
2、环境因素
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会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例如钠盐摄入过多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管压力升高。这类后天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往往超过单纯的遗传倾向。
3、其他疾病影响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与遗传无关。例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能直接引发血压升高,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病因。
血压异常者应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数值,日常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若已确诊高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压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存在家族史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心血管系统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