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语言治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宝宝是否需要语言治疗,通常需要结合语言发展里程碑、发音清晰度、社交互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若存在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发音异常或理解能力不足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语言发展里程碑延迟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语言能力有不同标准。例如12个月左右应有意识喊“爸爸”“妈妈”,18个月能说10个以上词汇,2岁可组合词语。若明显落后同龄儿童,如24个月仍无法说出短语,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需进一步评估。

2、发音异常或含混不清

3岁以上儿童发音错误率超过50%或存在持续性构音障碍需警惕。如把“哥哥”说成“嘚嘚”、“吃饭”说成“期换”,且错误发音固定化,可能存在功能性构音障碍。此类情况常伴随口腔运动功能异常,需语言治疗师介入。

3、语言理解能力不足

若宝宝18个月仍不能理解简单指令,如“拿球”“坐下”,或3岁无法理解两步指令(如“先洗手再吃饭”),提示语言接收能力异常。这种情况可能与听力障碍、认知发育迟缓有关,需耳鼻喉科和发育行为科联合评估。

4、社交互动存在障碍

语言交流需眼神对视、手势配合等非语言互动。若宝宝回避目光交流、不会用手指物表达需求,或总是重复广告词但无交流意图,需排查自闭症谱系障碍。此类儿童往往伴随语言运用能力障碍,需综合干预。

5、其他发育问题合并存在

早产儿、脑损伤儿童或有家族语言障碍史者,出现语言问题时需更积极干预。如唐氏综合征患儿多伴有口腔肌张力低下,需在1岁左右开始语言训练;听力损失儿童在佩戴助听器后,需同步进行语言康复。

建议家长定期对照儿童发育量表观察语言进展,记录宝宝每月新增词汇量、句子长度等变化。若存在上述情况,应尽早就诊儿童保健科或康复科,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如S-S法语言评估)明确具体问题。早期干预(3岁前)对语言障碍改善效果最佳,90%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经过3-6个月专业训练可恢复正常。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