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应对乳糖不耐受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乳糖不耐受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乳糖酶补充、替代品选择、药物治疗症状以及逐渐适应等方式应对。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必要时可寻求医生指导。

1、饮食调整

日常饮食中减少或避免直接摄入高乳糖食物,如牛奶、冰淇淋等。可将乳制品分次饮用或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延缓乳糖吸收速度。部分人群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可降低不耐受反应发生概率。

2、乳糖酶补充

在食用含乳糖食品前,可遵医嘱服用乳糖酶制剂。这类酶补充剂能帮助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改善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需注意按照说明书控制使用频率,不宜长期过量服用。

3、替代品选择

可用无乳糖牛奶、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替代普通乳制品,其中乳糖含量较低且更易消化。植物基替代品如豆浆、杏仁奶、燕麦奶等既能补充钙质又完全不含乳糖,适合重度不耐受人群。

4、药物治疗症状

出现明显腹胀、腹泻时可短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或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5、逐渐适应

部分轻度不耐受者可尝试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帮助肠道逐渐恢复乳糖酶活性。建议从每日50ml牛奶开始,持续2-4周后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量,此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乳糖不耐受者应养成查看食品成分表的习惯,注意奶酪、面包等加工食品中的乳糖含量。若出现严重腹泻导致脱水,或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使用药物前需经专业医师评估,避免自行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