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改善饮食习惯通常需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以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方式进行调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发生。
1、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营养素,患者需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量。建议将精制米面替换为全谷物,如荞麦面、藜麦饭等复合型碳水化合物,每餐主食控制在50-100g。需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可将全天总量分配到3-6餐中。
2、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等粗粮。这类食物消化吸收较慢,可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蛋白质来源推荐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0.8-1.2g计算。食用油宜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品种。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每日应保证25-30g膳食纤维摄入,可通过食用西蓝花、芹菜等绿叶蔬菜,以及奇亚籽、亚麻籽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实现。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速度,降低葡萄糖吸收速率,建议每餐搭配150-200g蔬菜,同时适量食用苹果、蓝莓等低糖水果。
患者需注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日常应避免食用含糖饮料、蜜饯等高升糖食物,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摄入。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血糖监测需规律进行,若出现持续异常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