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轻度疼痛一般是正常现象,但若疼痛剧烈则可能提示存在其他问题。该技术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其导致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1、正常疼痛反应
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高能冲击波作用于结石时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发腰部或下腹部钝痛。这种疼痛通常可耐受,多数患者描述为压迫感或酸胀感,碎石结束后1-2小时内会逐渐缓解。术后排石过程中,结石碎片通过输尿管时可能引起间歇性隐痛,通常持续数天。
2、异常剧烈疼痛
若出现刀割样绞痛且伴随恶心呕吐,可能提示较大结石碎片堵塞输尿管引发肾绞痛。数据显示约15%-20%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此类情况,此时疼痛评分常达7分以上(满分10分),需配合解痉止痛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进行治疗。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寒战,需警惕尿路感染或肾周血肿等并发症。
进行体外碎石后应密切观察疼痛性质和持续时间,每日饮水量需保持在2000-3000ml以促进排石。若出现肉眼血尿超过3天、体温超过38.5℃或镇痛药物无法缓解的疼痛,应及时返院进行超声复查和尿液分析。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腹部X光或CT,确认结石完全排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