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肺复苏时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除颤?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肺复苏时判断患者是否需要除颤,需通过心电图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分析心律是否属于可除颤类型。若患者心律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则需立即除颤;若为心搏停止或无脉性电活动,则无需除颤。

1、心律类型

可除颤心律包括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表现为心电图波形杂乱无章,无有效心搏;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则呈现快速宽大QRS波,但无法触及脉搏。这两种心律通过电除颤可能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若为心搏停止或无脉性电活动,电击治疗无效,需持续胸外按压和药物抢救。

2、AED指示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可自动分析心律。AED语音提示“建议电击”时,操作者需立即清空患者周围环境并实施电击。若设备提示“不建议电击”,则继续心肺复苏。每次心律分析需在胸外按压中断10秒内完成,避免影响脑血流灌注。

3、患者反应

除颤后需立即观察患者循环恢复迹象,包括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出现或肢体活动。若除颤后仍为不可灌注心律,应继续5个周期心肺复苏(约2分钟)后重新评估心律。反复室颤/无脉性室速患者最多可接受3次递增能量电击治疗。

实施除颤需严格遵循心肺复苏指南操作流程,电击前后均应保持高质量胸外按压。无论是否除颤,均需在抢救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并尽快获取高级生命支持。建议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可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