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改善消极情绪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消极情绪可以通过心理调节、运动锻炼、社交支持、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进行改善。长期存在负面情绪且影响生活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心理调节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负面思维模式,例如记录情绪日记识别不合理的自动思维,并用积极角度重新解读事件。每天进行10分钟正念冥想可降低杏仁核活跃度,缓解焦虑情绪。自我暗示和深呼吸训练能快速稳定自主神经系统。

2、运动锻炼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时身体分泌的内啡肽和多巴胺能直接改善情绪状态,团体运动如羽毛球、篮球还能增强社交互动。瑜伽结合呼吸训练对缓解抑郁情绪有显著效果。

3、社交支持

与亲友每周保持2-3次深度交流,倾诉压力可获得情感支持。参加读书会、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团体能建立新的社交联结。需避免过度依赖网络社交,面对面的互动更能激活镜像神经元产生共情。

4、培养兴趣爱好

投入绘画、乐器演奏等艺术活动能促进右脑α波产生,使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种植绿植或参与手工制作等可触觉体验的活动,能增强多巴胺分泌。建议每天预留1小时从事感兴趣的活动。

5、寻求专业帮助

当情绪持续低落超过2周并伴有失眠、食欲改变时,需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心理咨询师会采用沙盘治疗、团体治疗等方式疏导情绪,严重抑郁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饮食方面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有助于血清素合成。建立情绪管理计划,每周进行自我评估,记录情绪变化曲线。若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测评和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