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改善,但具体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类型有关。常见手术方式包括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抗VEGF药物注射等,需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
1、激光光凝术
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封闭渗漏的血管或破坏缺氧的视网膜区域。该手术能有效阻止新生血管增生,降低玻璃体出血风险,但可能造成周边视野缺损。适用于黄斑水肿或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2、玻璃体切除术
针对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晚期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清除眼内积血和增殖膜,解除视网膜牵拉。术后约60%-80%患者视力稳定或改善,但需联合术中激光治疗。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和继发性青光眼。
3、抗VEGF药物注射
适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药物。每月注射可减少血管渗漏,约30%患者视力显著提高。需注意多次注射可能增加眼压升高风险,需配合血糖控制。
术后需严格监测血糖(空腹控制在4.4-7.0mmol/L)、血压(小于130/80mmHg)和血脂(LDL小于2.6mmol/L)。建议每3个月进行眼底照相和OCT检查,术后1年内每2个月复查视力。吸烟患者必须戒烟,同时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应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