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性行为可能增加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并非绝对。经期女性免疫力相对较低,宫颈口开放,容易因卫生问题或细菌侵入导致感染,诱发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若未做好防护措施,还可能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经期性行为可能因卫生问题导致病原体侵入阴道。月经期间阴道内环境改变,血液作为细菌的培养基,若未注意清洁或存在不洁性接触,可能引发细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等感染性疾病。此外,性行为时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增加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的风险。
经期性生活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性行为过程中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逆流至盆腔,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在盆腔种植,可能引发痛经、性交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本身有子宫位置异常或经血排出不畅的女性。
经期性行为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修复。月经期子宫内膜处于脱落修复阶段,此时性刺激可能影响血管收缩和修复进程。部分女性在经期最后两天血量较少时同房,仍可能因残留经血导致感染概率上升。
建议尽量避免经期性行为,若需同房应做好清洁防护,使用避孕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性行为后及时清洗外阴,避免盆浴。若出现异常分泌物、下腹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日常注意经期卫生护理,勤换卫生用品,保持外阴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