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改善胃寒引起的呕吐?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寒引起的呕吐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艾灸、针灸、推拿按摩以及饮食调理等方式改善,具体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以下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或操作。

1、中药调理

胃寒呕吐多因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导致,常用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的中药方剂。例如理中丸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小建中汤能缓急止痛、调和肝脾,适合寒邪侵袭导致的胃脘冷痛;香砂六君子汤则侧重健脾化湿、理气止呕,常用于脾胃虚弱伴有痰湿的情况。

2、艾灸疗法

通过艾绒燃烧的热力刺激特定穴位温通经络。常选中脘穴(位于肚脐上4寸)可调理脾胃气机,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神阙穴(肚脐中央)可温阳固脱。每周艾灸2-3次,每次15-20分钟,需注意防止烫伤。

3、针灸治疗

取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配合公孙穴(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前下缘)可降逆止呕,中脘配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调节胃腑功能。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需由执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针刺。

4、推拿按摩

掌揉中脘穴配合按揉足三里,每次5-10分钟,能促进脾胃阳气升发。顺时针摩腹可增强胃肠蠕动,逆时针摩腹则适合寒邪凝滞的情况。推拿力度宜轻柔,饭后1小时内不宜操作。

5、饮食调理

日常可食用生姜红糖水温暖胃腑,山药小米粥健脾养胃,避免摄入冰淇淋、螃蟹等寒凉食物。饮食需定时定量,咀嚼充分以减轻脾胃负担,冬季建议饭菜保持温热状态。

出现持续呕吐伴消瘦、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风寒天气外出时可贴敷暖脐贴预防寒邪侵袭。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