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改善消化不良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改善消化不良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理以及运动疗法,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消化不良多因脾胃虚弱、饮食积滞或肝气犯胃所致,通过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

1、中药治疗

中医常用保和丸、香砂六君子汤、枳实导滞丸等方剂调理脾胃功能。保和丸通过山楂、神曲等成分消食导滞,适用于暴饮暴食引起的食积;香砂六君子汤以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改善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枳实导滞丸则能清热利湿,缓解湿热积滞导致的脘腹胀满。

2、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进行针刺,可调节胃肠蠕动和消化酶分泌。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中脘穴属任脉,直接作用于胃腑;内关穴则有助于疏肝和胃,缓解因情绪紧张引发的消化不良。

3、推拿按摩

采用摩腹法、揉按天枢穴等手法促进胃肠蠕动。以掌心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配合点按天枢、脾俞等穴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可加速食物消化吸收,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患者。

4、饮食调理

根据体质搭配药膳,如脾胃虚寒者食用生姜红枣粥,食积者饮用山楂麦芽茶。日常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采用少食多餐原则,同时可食用茯苓饼、山药小米粥等健脾养胃膳食。

5、运动疗法

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或太极拳,通过舒缓运动增强脾胃功能。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或腹部呼吸训练,有助于促进腹腔血液循环,改善胃肠动力不足问题。

存在消化不良症状时应先明确病因,器质性疾病需配合现代医学检查。中医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严格遵循医师制定的疗程方案,避免自行更改药方或中断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