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情志疗法以及饮食调理等。具体需结合患者体质和症状特点,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焦虑多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等有关,常使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方药。例如柴胡疏肝散可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烦躁易怒,甘麦大枣汤适用于心阴不足导致的坐卧不安,归脾汤则能改善心脾两虚引发的多思善虑。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开具。

2、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常用内关、神门、太冲等穴位。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神门穴能清心除烦,太冲穴擅长疏肝理气。临床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周治疗2-3次,4周为一个疗程。研究显示针灸可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

3、推拿按摩

采用按揉、点压等手法作用于头部、颈肩及背部经络。太阳穴按揉可缓解紧张性头痛,风池穴推拿能改善颈项僵硬,膀胱经推背有助于疏通阳经之气。每日自行按摩印堂、百会等穴位10分钟,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4、情志疗法

根据中医五志相胜理论,运用五行音乐疗法调节情绪。肝郁者可选角调式木乐,心火亢盛者宜用徵调式火乐。同时强调"移情易性",通过书法、园艺等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多接触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5、饮食调理

推荐食用百合莲子粥养心安神,玫瑰花茶疏肝解郁,酸枣仁汤改善睡眠。避免辛辣刺激、浓茶咖啡等升阳动火之品,晚餐不宜过饱。体质偏热者可用菊花、薄荷代茶饮,气血虚弱者可适量食用桂圆、山药。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思虑。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配合涌泉穴艾灸提升阳气。若焦虑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躯体化表现,应及时到中医内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期间需保持医患沟通,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