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引发肝脏损伤,导致转氨酶异常;而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同样会引起该指标上升。
1、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生素如红霉素胶囊、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均可能影响肝细胞功能。这些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会破坏肝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入血,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肝脏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时,肝细胞持续受损会引发转氨酶异常。酒精性肝病患者长期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因代谢异常出现肝细胞炎症,这两种情况均可观察到转氨酶数值波动。
3、其他系统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坏死时,心肌中的转氨酶会进入血液。剧烈运动后肌肉损伤或肌炎患者,肌细胞破裂也会释放这类酶,通常伴随肌酸激酶同步升高。
若发现转氨酶升高,建议及时复查肝功能并完善病毒性肝炎筛查、肝脏B超等检查。日常需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或偏方,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肝脏健康。用药期间应按医嘱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