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引起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而子宫内膜炎作为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种,属于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之一。但痛经也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判断。
子宫内膜炎患者由于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及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引发子宫痉挛性收缩,出现下腹坠痛或痛经。这种疼痛通常在月经期加重,并可能伴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异常阴道分泌物。此外,若炎症扩散至子宫肌层或周围组织,还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痛。
但需注意,痛经还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相关。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多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且常伴随性交痛或不孕。原发性痛经则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与前列腺素水平升高有关,但无器质性病变。
若痛经症状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测或病原体培养等明确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炎时,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甲硝唑等药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