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但复发率与治疗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需注意长期管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雌激素水平或抑制内膜组织生长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孕激素类药物(如地诺孕素)等。但停药后约30%-50%的患者可能在1-2年内出现症状复发,与病灶未完全消除有关。
2、保守性手术
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术后5年复发率约为20%-40%。因手术仅切除可见病灶,微小病灶可能残留,且术后未进行药物巩固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建议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半年以上可降低复发风险。
3、根治性手术
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可使复发率降至5%以下,但仅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症状严重的患者。术后仍需关注更年期症状管理,必要时需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该疾病复发与患者年龄较小(小于30岁)、深部浸润型病灶、既往治疗不彻底等因素相关。建议治疗后每3-6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监测,出现痛经加重、性交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雌激素暴露,遵医嘱进行个体化的长期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