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蛋白水平低的原因有哪些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白蛋白水平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炎症或其他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当出现白蛋白降低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营养不良

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可能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常见于饮食不均衡或消化吸收障碍患者。这类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牛奶等。

2、肝脏疾病

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会损伤肝细胞,导致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患者常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需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3、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流失,患者可能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必要时需进行透析治疗。

4、慢性炎症或感染

结核、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会加速白蛋白分解,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发热、消瘦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异烟肼片抗结核,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5、其他原因

大面积烧伤、肠梗阻等急重症可能导致白蛋白快速丢失或分布异常。这类情况需紧急处理原发疾病,通过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快速纠正低蛋白血症。

若发现白蛋白水平持续偏低,建议完善肝功能、尿常规、炎症指标等检查。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蛋白指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