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白蛋白血症的常见原因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低白蛋白血症的常见原因可能包括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炎症或感染以及其他消耗性疾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当血浆中白蛋白水平低于35g/L时称为低白蛋白血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常见于长期禁食、消化系统疾病或严重偏食人群。这类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并补充优质蛋白。

2、肝脏疾病

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病变会直接影响白蛋白的合成功能。当肝细胞损伤超过70%时,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常伴有黄疸、腹水等表现,需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

3、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超过3.5g。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脂血症,需使用缬沙坦胶囊、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控制蛋白尿。

4、慢性炎症或感染

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加速白蛋白分解代谢,同时抑制肝脏合成功能。此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甲氨蝶呤片、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免疫调节剂。

5、其他消耗性疾病

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蛋白质过度消耗。肿瘤细胞增殖会大量消耗营养物质,甲亢则加速蛋白质分解,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放化疗或抗甲状腺治疗。

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建议完善肝功能、尿常规、炎症指标等检查。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浆蛋白水平,注意避免高盐饮食,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但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