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是心电图上的一种异常表现,通常提示心肌存在损伤或缺血。其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炎、心包炎以及早期复极综合征等,需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急性心肌梗死
这是最危急的情况,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常伴随剧烈胸痛、大汗、恶心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冠脉介入或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
2、冠状动脉痉挛
血管暂时性收缩可引起ST段一过性抬高,多见于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日常可遵医嘱使用地尔硫䓬缓释胶囊、盐酸尼卡地平缓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
3、心包炎
心包膜炎症反应会导致广泛性ST段抬高,常伴有发热、胸痛(深呼吸加重)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抗炎药物,同时需针对感染病因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4、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心肌损伤时可能出现ST段改变,患者多有心悸、乏力表现。需静养并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者需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
5、早期复极综合征
属于良性心电图变异,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且无动态变化,常见于健康青年。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与病理性抬高鉴别,避免误诊为心肌缺血。
出现ST段抬高时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伴有胸痛、气促等症状者需紧急就医。确诊需结合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等检查。日常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