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感突然来袭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低血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生理性饥饿感通常与饮食不规律、体力消耗增加等因素相关,若频繁出现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原因
短时间内大量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下降,从而引发饥饿感。长时间未进食或节食减肥时,胃内食物排空后胃酸持续分泌,会通过神经反射产生饥饿信号。此类情况可通过规律进餐、选择高纤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缓解。
2、低血糖
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手抖、强烈饥饿感等症状。糖尿病患者使用过量降糖药、胰岛素注射不规范,或肝肾功能异常影响糖代谢时易发生。急性发作时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必要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率,即使正常进食也容易产生饥饿感,常伴有体重下降、多汗、心悸等症状。确诊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治疗包括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或碘-131放射治疗。
若调整饮食后饥饿感仍频繁出现,或伴随心慌、消瘦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甲状腺功能。糖尿病患者出现异常饥饿感应立即监测血糖,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日常建议采取少食多餐方式,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延长饱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