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饮食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需遵循控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合理分配餐次等原则,通常可通过调整主食种类、增加蔬菜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等方式进行管理。具体饮食方案需根据血糖水平和个体情况制定,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1、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建议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复合碳水化合物,避免精制米面。这类食物消化吸收较慢,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每日主食摄入量需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调整,一般占每日总热量的45%-60%。可将主食分散至三餐,避免单次摄入过量。

2、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食用升糖指数(GI)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注意烹饪方式对GI值的影响,例如煮粥时间过长会升高GI值。可将高GI食物与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食物搭配食用,如米饭搭配鱼肉和凉拌菜。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豆类、菌菇、魔芋等实现。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如秋葵中的黏液成分。需注意循序渐进增加纤维量,避免短期内大量摄入导致胃肠不适。

4、合理分配餐次

采用三餐两点制,即早中晚三餐加两次加餐。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坚果或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大卡以内。晚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20%-25%,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5、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

严格避免含糖饮料、糕点等高升糖食物。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优选橄榄油、茶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肉类选择去皮禽肉、鱼肉等优质蛋白,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注意隐形糖分,如调味酱料、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

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建议每3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对于存在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日常可记录饮食日记,便于营养师评估指导。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